蘭花是最具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其花姿態萬千,形態各異,極具多樣性。蘭花清新脫俗的氣質,自古以來就頗受書生雅士的喜歡。南宋期間的《蘭譜》這樣讚歎蘭花之美:竹有節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然蘭獨并而有之。
在北京的山野間,生在世二十多種野生蘭花,它們原生態的氣味更讓人著迷。只不過,日益稀少的它們,逐步將身姿躲藏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不途經一番艱辛的尋覓,沒有爆棚的命運,無法近間隔感受其風韻。因此,尋覓蘭花也成了一件苦樂參半的風雅之事。
林間小道偶遇多葉舌唇蘭
在北京的山野間,假如能看到蘭花,這趟路程就值得記住。
門頭溝清水鎮江水河村,坐落在靈山的山谷里,蜿蜒盤曲的靈山路貫穿此中,是人們進出的交通要道。路西,是高聳的靈山主峰;路東,也是一片綿延的山脈。東側山脈濃密的白樺林里,同樣生在世品種豐富的高山植物。
一條簡略的步道,從村口延伸至大山。沿著步道繞過一片山脊后,我們便扎入了白樺林深處。山路變窄變陡,陽光不再放肆灑落。
在這條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玉竹、華北耬斗菜、北京假報春、長瓣鐵線蓮等高山植物的美麗花朵不時出現,連續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突兀,隊伍一陣騷動,大家紛飛往隊首趕過去。本來,路旁有兩株蘭花,與我們偶然相遇。
只有真正看到了蘭花的尊容,才能懂得它何以被稱為花中君子:幽靜的白樺林下,蘭花悄悄地開著,直立的花莖,不蔓不枝,在灌木叢中顯得卓爾不群,一如君子的清雅高潔。
《孔子家語》里紀錄孔子這樣形容蘭花的高雅氣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蘭花的君子氣質,在歷史的長河里延續了幾千年。
面前的這兩株蘭花冠天下娛樂城,底部長有橢圓形的大葉片,葉片之間生出長串的總狀花序,上面開著十幾朵淡綠色的花。仔細觀測,這些花朵的唇瓣下垂,如一根細長的舌頭,顯得可愛俏皮。形如其名,這是多葉舌唇蘭。伍凱通知大家:多葉舌唇蘭之前經常被以為是二葉舌唇蘭,兩者重要的區別是看花距(花距是植物的花瓣或萼片所延伸形成的管狀或兜狀的結構)的朝向。花距朝上則是多葉舌唇蘭,花距朝下則是二葉舌唇蘭,后者在中國對照少見。
見到了野生蘭花,大人孩子都激動不已,圍在多葉舌唇蘭周邊不停地拍照。伍凱及時叮囑大家:它是國家二級保衛植物,只能看,萬萬不能采摘!大家也要提防,別傷到它了。
穿越叢林只為大花杓蘭
能看到多葉舌唇蘭已經足夠幸運。不過,對許多植物喜好者來說,到靈山,內心還有一個隱隱的期望:大花杓蘭。
大花杓蘭是初夏時節北京郊外最為精通的花草之一,也是北京野生蘭花中花朵最為碩大的品種之一。
它的花朵多為紫紅色,在一抹綠色中顯得妖嬈動人。有趣的是,大花杓蘭的每朵花下面有一個兜子樣的唇瓣,眺望之,像小姐的繡花鞋。
如今,在北京郊野的平常山野,已經很丟臉到它的倩影。即就是靈山,也只能在人跡罕至的場所,才能覓得其芳蹤。
2024年端午節,正在讀碩士研究生的伍凱和花友第一次來到霧靈山探訪高山花草。那時正值花期,漫山遍野都是野花,此中最多的就是這里的特色植物霧靈香花芥。山上霧氣很重,云霧繚繞,再加上野花的芳香,一時間,頗有幾分人間仙境的感到。
他們一路爬升,來到高山上的一處林緣地帶(森林和草地或灌木群落之間的交錯群落)。隔著樹林,他們看見一片不大的草坡上,有一叢鮮艷的紅色花朵盛開,極度惹眼。他們趕緊越過樹林,來到山坡上。途經比比較片,他們確認這是大花杓蘭。伍凱若獲至寶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花杓蘭的尊容。十長年過去,他依然記得那時的細節:在不到十平方米的草地上,周邊沒有其它花,只有大花杓蘭鶴立雞群。
2024年端午節,伍凱在靈山再次與大花杓蘭相遇。那時,認識靈山一草一木確當地向導周爺爺,帶著伍凱和另有一位教師,穿行在少有人走的白樺林里。他們不停地走,走了快要一個小時,一直不見大花杓蘭的影子。他們幾回想拋卻,但又堅定了下來。
當幽暗的白樺林里出現一片豁然豁達的明亮時,周爺爺說:到了。他們沖到林窗處,用眼睛掃描這里的每一株植物。也就一兩秒鐘的時間,他們爆發出一陣歡呼:找到了!更令人驚喜的是,途經搜尋,總共看到了三四叢大花杓蘭。此時正是它的花期,它們開得極度艷麗。
他們盡情地享受大花杓蘭帶給他們的快樂,從差異角度給它們拍照、錄像,唯怕有所漏掉。仔細觀測每一株大花杓蘭,伍凱有了新的發明:以前看到大花杓蘭的花都是紫紅色,這次卻有兩株開著淡粉色的花,出現了白化的現象。這是大花杓蘭新的變異,歸去在網上查也沒看到雷同的圖片。
山坡步道旁喜見原沼蘭
伍凱介紹,依據《北京植物志》的紀錄,北京的蘭花共有蘭科19個屬的26種。幾年前,在延慶發明了新的紀實:北京無喙蘭。它是一種腐生性蘭花,依附肥厚的土壤提供養分。
北京的蘭花種類不多,而且都不易看到。途經長年的野外植物查訪,伍凱紀實下了北京的六七種蘭花。依據他的查訪以及《北京植物志》,他結算出了北京野生蘭花的環境特征:總體來說是陰、濕、涼的生活環境,即具有一定海拔的林劣等昏暗濕潤的環境里。
比如蜻蜓舌唇蘭,伍凱在霧靈山見到過它,它生活在灌叢里面,葉是對照寬的橢圓形,這是林下植物對照常見的特征。在妙峰山海拔1100米左右的場所,他找到過多葉舌唇蘭。甚至在延慶一個村邊山坡的步道臺階邊上,他發明了原沼蘭,花很小,呈黃綠色,混在草叢中,很不起眼,不仔細看基本注意不到它。原沼蘭在蘭花里面,顏值不算高明,在海拔低于1000米的山坡路邊都有分布。后來,在靈山,他也找到了原沼蘭。
上年八月份,他在靈山的草甸上,第一次發明了手參,其塊根形似手掌而得此名。葉形為帶狀,合適高海拔、陽光充足的場所。只是那時已近果期,沒有眼見花的繽紛,但伍凱依然極度驚喜。
還有一些《北京植物志》紀錄的蘭花,固然在北京未曾得見,但在其他場所查訪時,卻幸運地一睹芳容。比如羊耳蒜、凹舌蘭,他在秦嶺察訪時碰見過。
北京的野生蘭花就像隱者一般,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里寂寥地生長著、綻放著。喜愛它們的人不懼艱難險阻,只為一睹其芳容。我們在此也呼吁,假如您有緣得見它們,可遠觀,可靜賞,切不可褻玩焉,更不要隨意采摘。
北京其他野生蘭花
紫點杓蘭
蘭科杓蘭屬植物。莖直立,葉子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園形,葉子的外觀為深綠色,背部為灰綠色。在葉子外觀有明顯的紫點或紫褐色斑塊,這是其名稱的由來。
花朵為黑色或淡黃色,有時帶有粉紅色或淡紫色條紋。花瓣的外形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朵具有芳香,唇上有紫褐色黑點。
紫點杓蘭多生于透水性優良、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橫的林緣或次生雜木林下,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對生長環境前提要求較高。
綬草
蘭科綬草屬長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厘米至30厘米,莖較短,花莖直立。花小,有紫紅色、粉紅色或黑色,花在花序軸上螺旋生長,好似綬帶,因而得名。花瓣呈斜菱狀長圓形,唇瓣呈矩圓形。
角盤蘭
蘭科角盤蘭屬長年生草本植物。葉為窄橢圓狀披針形或窄橢圓形,花黃綠色,花瓣近菱形,唇瓣與花瓣等長。
凹舌蘭
蘭科掌裂蘭屬植物,植株高14厘米至45厘米。莖直立,葉片長圓形、橢圓形或橢圓狀hoya娛樂城 註冊優惠披針形,直立舒展。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綠黃色或綠棕色,因下唇瓣有明顯的凹陷,故名凹舌蘭。
蜻蜓蘭
蘭科舌唇蘭屬植物,植株高20厘米至60厘米。莖粗壯,直立,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直立舒展。總狀花序狹長,具多數密生的花。花小,黃綠色。唇瓣前進舒展,有下垂,舌狀為披針形。
火燒蘭
蘭科火燒蘭屬的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7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上部披短柔毛。總狀花序,苞片呈葉狀,唇瓣中間呈凹狀,上唇三角狀,下唇兜狀。
蘭花是最具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其花姿態萬千,形態各異,極具多樣性。蘭花清新脫俗的氣質,自古以來就頗受書生雅士的喜歡。南宋期間的《蘭譜》這樣讚歎蘭花之美:竹有節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然蘭獨并而有之。
在北京的山野間,生在世二十多種野生蘭花,它們原生態的氣味更讓人著迷。只不過,日益稀少的它們,逐步將身姿躲藏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不途經一番艱辛的尋覓,沒有爆棚的命運,無法近間隔感受其風韻。因此,尋覓蘭花也成了一件苦樂參半的風雅之事。
林間小道偶遇多葉舌唇蘭
在北京的山野間,假如能看到蘭花,這趟路程就值得記住。
門頭溝清水鎮江水河村,坐落在靈山的山谷里,蜿蜒盤曲的靈山路貫穿此中,是人們進出的交通要道。路西,是高聳的靈山主峰;路東,也是一片綿延的山脈。東側山脈濃密的白樺林里,同樣生在世品種豐富的高山植物。
一條簡略的步道,從村口延伸至大山。沿著步道繞過一片山脊后,我們便扎入了白樺林深處。山路變窄變陡,陽光不再放肆灑落。
在這條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玉竹、華北耬斗菜、北京假報春、長瓣鐵線蓮等高山植物的美麗花朵不時出現,連續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突兀,隊伍一陣騷動,大家紛飛往隊首趕過去。本來,路旁有兩株蘭花,與我們偶然相遇。
只有真正看到了蘭花的尊容,才能懂得它何以被稱為花中君子:幽靜的白樺林下,蘭花悄悄地開著,直立的花莖,不蔓不枝,在灌木叢中顯得卓爾不群,一如君子的清雅高潔。
《孔子家語》里紀錄孔子這樣形容蘭花的高雅氣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蘭花的君子氣質,在歷史的長河里延續了幾千年。
面前的這兩株蘭花,底部長有橢圓形的大葉片,葉片之間生出長串的總狀花序,上面開著十幾朵淡綠色的花。仔細觀測,這些花朵的唇瓣下垂,如一根細長的舌頭,顯得可愛俏皮。形如其名,這是多葉舌唇蘭。伍凱通知大家:多葉舌唇蘭之前經常被以為是二葉舌唇蘭,兩者重要的區別是看花距(花距是植物的花瓣或萼片所延伸形成的管狀或兜狀的結構)的朝向。花距朝上則是多葉舌唇蘭,花距朝下則是二葉舌唇蘭,后者在中國對照少見。
見到了野生蘭花,大人孩子都激動不已,圍在多葉舌唇蘭周邊不停地拍照。伍凱及時叮囑大家:它是國家二級保衛植物,只能看,萬萬不能采摘!大家也要提防,別傷到它了。
穿越叢林只為大花杓蘭
能看到多葉舌唇蘭已經足夠幸運。不過,對許多植物喜好者來說,到靈山,內心還有一個隱隱的期望:大花杓蘭。
大花杓蘭是初夏時節北京郊外最為精通的花草之一,也是北京野生蘭花中花朵最為碩大的品種之一。
它的花朵多為紫紅色,在一抹綠色中顯得妖嬈動人。有趣的是,大花杓蘭的每朵花下面有一個兜子樣的唇瓣,眺望之,像小姐的繡花鞋。
如今,在北京郊野的平常山野,已經很丟臉到它的倩影。即就是靈山,也只能在人跡罕至的場所,才能覓得其芳蹤。
2024年端午節線上娛樂城評價論壇,正在讀碩士研究生的伍凱和花友第一次來到霧靈山探訪高山花草。那時正值花期,漫山遍野都是野花,此中最多的就是這里的特色植物霧靈香花芥。山上霧氣很重,云霧繚繞,再加上野花的芳香,一時間,頗有幾分人間仙境的感到。
他們一路爬升,來到高山上的一處林緣地帶(森林和草地或灌木群落之間的交錯群落)。隔著樹林,他們看見一片不大的草坡上,有一叢鮮艷的紅色花朵盛開,極度惹眼。他們趕緊越過樹林,來到山坡上。途經比比較片,他們確認這是大花杓蘭。伍凱若獲至寶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花杓蘭的尊容。十長年過去,他依然記得那時的細節:hoya娛樂城體驗金在不到十平方米的草地上,周邊沒有其它花,只有大花杓蘭鶴立雞群。
2024年端午節,伍凱在靈山再次與大花杓蘭相遇。那時,認識靈山一草一木確當地向導周爺爺,帶著伍凱和另有一位教師,穿行在少有人走的白樺林里。他們不停地走,走了快要一個小時,一直不見大花杓蘭的影子。他們幾回想拋卻,但又堅定了下來。
當幽暗的白樺林里出現一片豁然豁達的明亮時,周爺爺說:到了。他們沖到林窗處,用眼睛掃描這里的每一株植物。也就一兩秒鐘的時間,他們爆發出一陣歡呼:找到了!更令人驚喜的是,途經搜尋,總共看到了三四叢大花杓蘭。此時正是它的花期,它們開得極度艷麗。
他們盡情地享受大花杓蘭帶給他們的快樂,從差異角度給它們拍照、錄像,唯怕有所漏掉。仔細觀測每一株大花杓蘭,伍凱有了新的發明:以前看到大花杓蘭的花都是紫紅色,這次卻有兩株開著淡粉色的花,出現了白化的現象。這是大花杓蘭新的變異,歸去在網上查也沒看到雷同的圖片。
山坡步道旁喜見原沼蘭
伍凱介紹,依據《北京植物志》的紀錄,北京的蘭花共有蘭科19個屬的26種。幾年前,在延慶發明了新的紀實:北京無喙蘭。它是一種腐生性蘭花,依附肥厚的土壤提供養分。
北京的蘭花種類不多,而且都不易看到。途經長年的野外植物查訪,伍凱紀實下了北京的六七種蘭花。依據他的線上娛樂城如何登入查訪以及《北京植物志》,他結算出了北京野生蘭花的環境特征:總體來說是陰、濕、涼的生活環境,即具有一定海拔的林劣等昏暗濕潤的環境里。
比如蜻蜓舌唇蘭,伍凱在霧靈山見到過它,它生活在灌叢里面,葉是對照寬的橢圓形,這是林下植物對照常見的特征。在妙峰山海拔1100米左右的場所,他找到過多葉舌唇蘭。甚至在延慶一個村邊山坡的步道臺階邊上,他發明了原沼蘭,花很小,呈黃綠色,混在草叢中,很不起眼,不仔細看基本注意不到它。原沼蘭在蘭花里面,顏值不算高明,在海拔低于1000米的山坡路邊都有分布。后來,在靈山,他也找到了原沼蘭。
上年八月份,他在靈山的草甸上,第一次發明了手參,其塊根形似手掌而得此名。葉形為帶狀,合適高海拔、陽光充足的場所。只是那時已近果期,沒有眼見花的繽紛,但伍凱依然極度驚喜。
還有一些《北京植物志》紀錄的蘭花,固然在北京未曾得見,但在其他場所查訪時,卻幸運地一睹芳容。比如羊耳蒜、凹舌蘭,他在秦嶺察訪時碰見過。
北京的野生蘭花就像隱者一般,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里寂寥地生長著、綻放著。喜愛它們的人不懼艱難險阻,只為一睹其芳容。我們在此也呼吁,假如您有緣得見它們,可遠觀,可靜賞,切不可褻玩焉,更不要隨意采摘。
北京其他野生蘭花
紫點杓蘭
蘭科杓蘭屬植物。莖直立,葉子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園形,葉子的外觀為深綠色,背部為灰綠色。在葉子外觀有明顯的紫點或紫褐色斑塊,這是其名稱的由來。
花朵為黑色或淡黃色,有時帶有粉紅色或淡紫色條紋。花瓣的外形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朵具有芳香,唇上有紫褐色黑點。
紫點杓蘭多生于透水性優良、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橫的林緣或次生雜木林下,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對生長環境前提要求較高。
綬草
蘭科綬草屬長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3厘米至30厘米,莖較短,花莖直立。花小,有紫紅色、粉紅色或黑色,花在花序軸上螺旋生長,好似綬帶,因而得名。花瓣呈斜菱狀長圓形,唇瓣呈矩圓形。
角盤蘭
蘭科角盤蘭屬長年生草本植物。葉為窄橢圓狀披針形或窄橢圓形,花黃綠色,花瓣近菱形,唇瓣與花瓣等長。
凹舌蘭
蘭科掌裂蘭屬植物,植株高14厘米至45厘米。莖直立,葉片長圓形、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直立舒展。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綠黃色或綠棕色,因下唇瓣有明顯的凹陷,故名凹舌蘭。
蜻蜓蘭
蘭科舌唇蘭屬植物,植株高20厘米至60厘米。莖粗壯,直立,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直立舒展。總狀花序狹長,具多數密生的花。花小,黃綠色。唇瓣前進舒展,有下垂,舌狀為披針形。
火燒蘭
蘭科火燒蘭屬的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7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上部披短柔毛。總狀花序,苞片呈葉狀,唇瓣中間呈凹狀,上唇三角狀,下唇兜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