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調的汽油和柴油代價又一次繃緊了敏感的代價神經。由于當前社會各方面臨通脹預期較強,人們普遍關懷的是,這次成品油代價調換是否會推升代價總程度?
可是,還有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疑問被忽視了,除了通脹,高油價還提出了一個相關的疑問,那便是快速上升的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對中國經濟的直接恐嚇,20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比去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已經到達了53%,這也是歷史新高,假如石油消費對外依存渡過快上漲,過份戒備線,其后果就不僅是通貨膨脹了,而是將直接恐嚇中國的能源安全。本報就此電話專訪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央主任林伯強。
增強石油依存渡過高的危機意識
林伯強在接納本報電話采訪時說: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已經邁進了高油價時代。假如國際油價本年漲到100美元,那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也注意到,國際投行巴克萊資源在4月13日發表的一份教導中預計,國際油價將再次反彈,預測未來幾個買賣時段內,油價將臨近8987美元至90美元區域,且可能上探9225美元至94美元。
林伯強以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國際油價很可能會展示出階梯式上漲的態勢,即85美元的價位保持一段時間,然后再上升到90美元,以5美元為一個臺階連續不斷攀升。
現在來看,環球的石油供需格局沒有明顯變更。林伯強表示,需求方面,包含有新興國家在內的需求該增長的還在增長,而發達國家的需求固然遭受了抑制,但也沒有明顯下降;供應方面,環球石油產能最近幾年也并沒有得到擴大,而最近則由于金融危機,石油投資有所下降。
國際油價重返高位對環球經濟而言肯定是一個打擊。但林伯強強調,我們尤其需要警惕的是,20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比去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已經到達了53%,這也是歷史新高,這就意味著國際市場石油代價變化對內地市場的陰礙越來越大。
林伯強說:美國對外依存現在大概為62%,假如中國的對外依存度每年增長2%,那麼到2024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過份美國,相近65%,這是極度危險的。長期對中國而言,石油對外依存度最好管理在50%左右,而62%可能是一條戒備線,同樣是石油消費大國,中國現在還不具備美國保障石油安全的才幹。我們目前就應當盡量提高效率,尋找石油替代,由於石油走出去只能是一個增補。
2024年國際油價從80美元上漲到140美元也沒有用許多時間。林伯強老虎機增加勝率以為,面臨高油價,中國必要增強對石油依存度的危機意識,并采取積極行動,有效減緩對外依存度的快速增長。
經濟轉型不能指望速成
減少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首要就涉及經濟轉型疑問。如今調換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必須性已經在全社會形成共識。但林伯強指出,人們往往將經濟轉型簡樸懂得為調換經濟(產業)結構,對調換經濟結構作為一個節能減排的根本手段,寄予很大的期待,目前幾乎中國所有的戰略安排都會提出調換經濟結構。從理論上講,調換經濟結構對于減低GDP能耗的作用是無需爭議的。比如,減少高耗能產業,就可以減低GDP能耗。可是,一個國家在某個期間的經濟結構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高度相關。對于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強調經濟結構調換,必要科學有序,不能期待一刀切,更不能空想立竿見影,理由至少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一國經濟結構應當符合本國資本稟賦,以及經濟發展階段性和紀律性。現在中國處于高耗能階段,高耗能工業結構是一個代老虎機網站比較表特征。假如把減低單位GDP能耗完全寄望于調換高耗能工業結構也是不現實的。比如說,發展低耗能產業,我們一直強調發展服務行業,這與中國經濟增長應從投資推動型增長模式向消費驅動型轉變的呼聲一致。可是,事實上比年來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例沒有明顯增加。這也說明調換增長結構是一個與經濟發展階段相聯系的過程,也是一個整體聯動的過程。
第二個方面,在經濟貿易環球化導致的環球經濟分工中,中國現在的定位很明確。中國制造標誌無所不在,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象征。可是,短期內趕快變更中國的低端、高耗能的產品出口可能性不大,中國當前的就業形勢也不許可這樣做。我們可以通過努力逐漸減少能源消耗,而且國際貿易分工重新調換也需要一個過程。
節能措施最實惠,另辟油徑是基本
林伯強以為,長期而言,變更產業結構,做大第三產業無疑是減低整體能源消費的關鍵,但也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或者換句話說,現階段要強行快速變更產業結構,政府得付出更多的努力,經濟得蒙受更大的斷送。所以,不能把節能減排太大的但願寄托在短期經濟結構調換上。這并不是說不需要從目前開始就珍視產業結構的調換,而是說只有熟悉了階段性增長的特征,才會讓我們加倍深刻熟悉到轉變結構的難渡過程和需要付出的努力。
此外,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約束除了能源稀缺,環境保衛,能源安全石油對外依存,還必要應對低碳發展所帶來的能源成本。林伯強以為,能源成本是中國現階段發展乾淨能源的一個關鍵障礙。經濟的高速增長需要廉價能源為支撐,減輕社會肩負也需要廉價能源。煤炭最賭場 老虎機便宜,同時它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最多。以煤為主是中國能源和電力結構的重要特征,煤炭的資本和代價優勢使其成為首選。無論如何具有爭議,便宜煤就有便宜的電價,有競爭力就能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就業,電價不要漲得太快就有利于社會不亂。
結算國際經驗可以看出,快速增長的經濟經常是對照粗放的。可是,林伯強說,假如辯證地看,中國現階段粗放的經濟也說明白節能的空間對照大;另一方面,經濟快速增長也要求能源成本不能短期內大幅度增加,而假如不切實際地大規模發展乾淨能源,將大規模提高能源成本,現實中我們也看到了政府調高電價的難度,所以,比擬之下,采取節能措施則對照便宜可行。
中國現在人均石油消費程度還很低,2024年中國人均年石油消費為283公斤,世界人均為587公斤,美國則達291噸,日本也有174噸。這種現實也決意了石油需求仍然處于高速增長階段,20年中國石油消費相近41億噸,依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央預計,中國2024年僅汽車將消耗石油138億噸,2024年將達256億噸,約占石油總消耗量43%和67%。可是,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相近52%,假如依照現在的需求增長速度,估算2024年石油依存度可能到達65%,過份現在美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
但由于內地石油產能的限制,中國的石油入口依存只能是越來越高,而且升高的速度很快,直接恐嚇中國能源安全。林伯強以為,假如無法有效抑制石油需求,就必要尋找石油替代,石油企業走出去尋找資本也只能是一個增補。可是,石油替代(如電動汽車)的確提供了通過能源結構變水果 老虎機更,減少石油消耗的時機。但這仍然需要一個相當的過程,不可能短期內大規模實現替代,可是,尋找石油替代刻不容緩,目前就應該開始戰略和安排,并且盡快實施。
節能與石油替代相輔相成
面臨油價高,林伯強以為,中國現階段經濟轉型的低碳戰略應該是:節能為主,發展乾淨能源為輔,積極尋找石油替代。而未來,中國的石油戰略必要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同時積極尋找石油替代,比如逐漸發展電動汽車、開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對于中國十二五的低碳經濟轉型,林伯強以為,可以懂得為在節能和發展乾淨能源的過程中促使經濟結構有所變更,有意識地進行石油替代。既要熟悉到現在的拉霸機 玩法經濟增長結構和能源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目標和過程的必定,能源需求仍將快速增長,也要熟悉到與能源相關的環境疑問迫使我們不得不開始通過革新和調換來盡量節能和減排。因此,十二五應當說是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一個關鍵期間。低碳的經濟發展既是現在中國發展的必定要求,也是經濟增長的約束。
林伯強說,一個國家的能源戰略安排至關主要,科學有效的能源安排必要充分考慮階段性經濟增長的特征。以日本為例,在石油危機的刺激下,日本喊出了專業立國的口號,并著力打造節能列島,減低石油採用量。日本政府在規定了《節能法》后,曾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各級政府也將節能指標分離成具體措施,廣泛履行,并隨時反饋落實場合。其次是努力提高能源採用效率。日本的《節能法》明確制定每年消費能源換算成石油過份一定數目的企業、法人,必要定期教導能源採用場合,并敦促企業每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然后是調換產業結構,壓縮厚重長大產業,增加知識密集型產業投資。從1979年至1989年間,日本石油採用量下降了14%,而同一期間GDP卻上升了27%。此后,日本一直維持石油消耗增長率低于GDP增長率的發展模式。
在國際油價再次高漲的期間,推進內地結構調換仍然是應對高油價最有效的方式。而要推進結構調換,必要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換,使各界對政策革新有一個明確的預期,并據此逐漸調換投資經營決策和消費行為。只要微觀的個體(企業和消費者)對未來的政策調換有了明確預期,結構調換的歷程就將會明顯加速,整個國民經濟體系應對高油價的才幹也會明顯提高。
同時,林伯強指出,著眼于中長期發展需要,適時對兼具規模性和乾淨性特征的石油替代產品發展給予重點支援,對于減緩石油消費對外依存的過快增長,也是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