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踏在二十幾歲就跳脫生活常軌,至今40年,行走萬里河山,隨走隨寫。走和寫都隨興,卻也時不時自定一個小目標,例如北京境內千米以上山峰、全國各個三省交界點。這世界變化快,大踏寫下的這些文字,亦不妨當作對過往世界的一個紀念。
哲學教授陳嘉映
【手記】
阿堅,本名趙世堅。因腿短又走路快,被人起外號大踏,故行走山河成為慣性。中年時主編《啤酒報》兩年,后愛上啤酒。去過農場,當過勞工、老師,曾因探險當過地質隊炊事員,也做旅行向導、樂評者等。
讀完阿堅的簡介,我很想仔細問問他青年時的種種履歷。然而,當讀完他的新書《坐一望三》,我發明他的旅行格式與當下青年人的格式大相徑庭,因此只想問問他在這二十長年間獨特的旅行體驗。比如,通過游戲確認目的地;在旅行中提議跑馬拉松、打赤腳、全程寡言或是全程絮叨說話,在三省交界碑前擲骰子飲酒等游戲式旅行。他牽頭組織的后小組具有后當代色彩之意味,其旅行口號是玩前人所未玩。阿堅這樣的贏家娛樂城app官方人,離我的生活其實迢遙。
5月底,我見到了阿堅。他說話如文字一樣,短促、扼要、有韻律。聊天時,阿堅的手機震動,有了電話,是一位朋友約吃飯。我才發明,阿堅直到目前仍舊用著按鍵手機,沒有,只能通過打電話和發短信聯系他。阿堅辯白說,自己懶,習慣了這樣生活,且不妨礙別人,就這麼著唄。
阿堅曾說自己的人生成本不高,好作詩文以賺康健,交高友為獲營養。我又感迷惑,他自上世紀80年月開始便用心于旅行,放到目前僅是時間成本就很高了。他卻不明了我的迷惑,以為這只是個性使然,遠離了正常高下班的生活,發明這麼活也行,就這麼著唄。
當我提到當下網絡同質化的旅行攻略時,我認為阿堅一定瞧不去年輕人的旅行方式,結局我卻誤會了他。阿堅將目光鎖定在了個人體驗,他以為只要是能夠在旅行中獲得了愉悅,格式基本不主要,更沒有上下之分。旅行的目的便是喜悅,當我們預想的東西實現了,人生中的某個小目的實現了,旅行的意義就到達了。
這本書一出,就過期了
把自己與朋友的旅行放置在地理的底細當中
在《坐一望三》的后記中,阿堅讚歎:這本書一出,就過期了。他口中的過期,指的是三省交界的路程紀實大多已是十幾年前的體驗,因此這本書更相近一冊體力勞動的紀實。
阿堅細數了與朋友們的體力勞動。比如,朋友因陪阿堅旅行,至少報廢了三臺車;在遼吉蒙一帶體驗公路輪滑,宿在三江口鎮,在鄰近見到了三交碑;阿堅引領朋友在青海久治縣蹚冰河、睡地鋪;阿堅在去冀遼蒙三省交界碑的石路上,自行車車把被顛斷
阿堅的旅行總被朋友笑稱是吃腌臜小館,居民工小店的窮游,但仍有朋友被忽悠一起玩。直到2024年,阿堅的三省交界之旅已有近百人次介入。每次旅行,阿堅都會記下當天日常生活的細節,某些信息是20年前的,已陳舊,姑且算替歷史地理留照,便于今人對比。
2024年12月,阿堅和朋友去河南民權縣游玩,尋訪了在黃河故道濕地中的豫皖魯三省交界點。阿堅記下:鎮街臟亂,擇3元一床的小酒店,與一打井小伙一屋,他講一般打1米需四五元,井深50米左右就行。買鹵鴨、涼菜共18元,2元的啤酒買了5瓶。聊打井、黃河故道、黃河鯉魚養i88娛樂城出金查詢殖、本地板材加工等。在阿堅看來,這些小事亦是對歷史的紀實,只不過這份紀實是來自于平民老黎民,充實著小人物的嗜好。
阿堅還將自己徒步、搭車,以及和老鄉的對話等過程記下。為淘金娛樂城 會員了找到豫皖魯三省交界碑,阿堅在早飯后,先是步行3000步后,幫人推陷泥的拉木頭的拖拉機,即搭上3千米。步行2千米后,又搭上遼寧車牌的小轎車,7千米后到黃崗村,又步行。依據阿堅的經驗,越是在農村,越容易搭上小轎車。終極,阿堅和朋友越過濕地保衛區,一路打聽,又蹚了100多米寬的淺水洼,找到了三省交界碑。不少當地老鄉看到阿堅就問:你們是收什麼的?阿堅答覆是旅行的。一位老鄉不信:這有啥好旅行的,我知道你們是收古董的。
在尋訪京津冀三省交界點時,也有老鄉問阿堅:找到三省交界碑有什麼用嗎?阿堅馬上回道:有用!一腳踏三省,要連喝三瓶啤酒。不過,三交之旅不是簡樸地找到界碑而已,阿堅感嗜好的是三省交界的文化、民俗和歷史。倘若一直找不到三省交界碑,阿堅也會決斷拋卻。2024年11月,他曾在鄂湘贛三省交界一帶徒步,鄂之通城、湘之平江、贛之修水,是三省的交界縣,交界處有幕阜山,主峰高近1600米。盡管阿堅據說該三省交界的黃龍山景區的山頂上有三省交界碑,但因阿堅腿疼,未爬山實查。
固然三交之旅有著很明晰的目的地,可是我們20長年前玩三交之旅的時候,并沒有特地要找到界碑,我們一般去的是三省交界點,是三省交集的那片區域。比如,嚴格來說,晉陜豫三省的交界點應該在黃河主流中間,而界碑離黃河有3里遠,是由於河泛區太寬,最近的河岸不宜立碑。阿堅辯白道。
阿堅以為,他們的旅行方式并非簡樸地游玩或是徒步看景,他以為要把自己與朋友獨特的旅行弄法,放置在地理的底細當中去紀實,讓人與地結合在一起。
笨鳥先飛
寫旅行、地理的說明文比寫散文、贏家娛樂城註冊教學詩歌更有意思
《坐一望三》中的配圖,只有阿堅的手繪地圖,是他當年每走一個場所時繪制的。除此之外,書中無一張照片。
這是阿堅刻意為之,他但願一本書可以做到樸實、輕便、低價。而另一方面則由於阿堅愛寫說明文,想要權力做到不配照片又能把情境說明了,這是他追求的目標。我并不反比較片,固然在當下的讀圖時代,一張圖片可能要比文字更生動、明晰明白,可是我還是想用笨想法去陳說,盡管這樣的方式慢一點、精彩度和魅力都低了一點,但對我而言,這種似農夫相近原始的方式去鋤地一樣,讓我覺得格外踏實。
為了補救當年尋訪時的粗略紀實,阿堅在2024年前后又重走了幾處三省交界地。由於當年我們走的時候很毛糙,因此在重走時更細了一點,我盡量做得加倍其實。
第一次看到冀魯豫三省交界碑是在2024年4月,阿堅記得界碑是在麥地之中,那時麥苗已高,阿堅看不見碑,是一位老鄉幫忙找到的,碑是水泥的,三角柱形,只高出地面一尺半,每面寫了三省名稱。當阿堅再次重訪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時,發明界碑已經成了旅游點,還多蓋了一個亭子,界碑也換成了更高更大的新碑,鄰近還建有革命老區陳設館。
在20世紀80年月中期,阿堅第一次達到晉陜蒙三省交界點。阿堅笑言:當時的我還是豪氣哄哄的詩人。2024年,阿堅再到此地,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西濱黃河已開闢了旅游。阿堅回憶:那時,我無知道晉陜蒙三省交界點的精確位置,由於沒有沿著河曲對岸的黃河西岸走過,據說在西岸路邊靠岸處有一塊三省交界碑。2024年9月,我們由蒙地準格爾旗龍口鎮沿著黃河右岸公路,背著啤酒和食品,步包你發娛樂城 首次儲值福利行了14千米在小占村南尋到了已開闢旅游的三省交界處,見到了2024年國務院立的界碑,約高1米。
這些年,阿堅不再自稱詩人,轉而成了專寫說明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