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通常指生物液體燃料,是主要的交通替代燃料。相對于其他替代燃料,生物燃料具有與現有根基設備兼容性好、能量密度高、乾淨低碳、資本可再生且資本根基廣闊等優點,而且已具有規模化生產應用的實際經驗,可望成為重型卡車、航運和航空等長途交通工具的最經濟可行的乾淨替代燃料。
20世紀90年月以來,為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保衛環境、促進農業發展,很多國家規定實施積極戰略和政策,推動生物燃料的規模化開闢利用。我國在上述各領域也面對著巨大挑戰,也亟待規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戰略和政策,促進生物燃料的規模化發展。
為此,國家發展革新委能源研究所開展了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研究,通過察訪解析國際上生物燃料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實踐,評估我國生物燃料的發展潛力和重大挑戰,進而探討我國生物燃料規模化發展的戰略任務、總體思路和發展路徑,并提出促進我國生物燃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發起。
國際政策趨向——扶持與監管并重
20世紀90年月以來,為促進農業經濟、改良大氣質量、減排溫室氣體,以美國、歐盟國家和巴西為典型的很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規定實施了規模空前的生物燃料項目和積極的扶持政策,全面推動了生物燃料產業的蓬勃發展。固然2024年金融危機以來遭受油價低位運行和市場需求疲軟的陰礙,但各國扶持政策維持延續并繼續深化,大型石油企業開始大力參與,專業研發贏得積極進展,應用領域擴展到航空領域,推動了生物燃料產業加速升級轉型和繼續擴大規模。
現在,以糧糖油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通常被稱為傳統生物燃料,或第一代生物燃料)已進入商務化發展階段,以農林業有機廢棄物、專用非糧能源植物藻類微生物等生物質為原料的進步生物燃料(或第二代、第三代生物燃料)正在建設一批示范項目,預測在今后10年內逐漸實現商務化。2024年環球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產量差別到達5760萬噸和1590萬噸,絕大部門會合在美國、巴西和歐盟地域。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生物燃料路線圖解析,2024年環球生物燃料產量約1000億升,知足環球3%途徑交通燃料需求;2050年生物燃料可知足環球交通能源需求的27%,可年減排21億噸二氧化碳。
固然生物燃料在比年來發展趕快并初步呈現了廣闊的發展潛力,但也開始觸發了眾多爭議和批駁,重要是生物燃料的節能減排效益和發展潛力、以及對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的恐嚇,反應了生物燃料產業自身及其社會經濟寓意的復雜性。
比年來,一些領先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推動創建扶持與監管并重的政策體系,促進生物燃料產業康健連續發展。在扶持政策方面,
早期重要采取了投資補貼、減免消費稅和燃油稅等措施,比年來美國和歐盟很多國家陸續引入了再生燃料尺度(RFS)等強制性市場份額政策,并特別制定進步生物燃料的具體發展目標和更高功勞度。在監管政策方面,比年來泰西國家開始制定生物燃料的最低溫室氣體減排率,調換農業及土地政策,推動捕魚達人 官網創建可連續生產準則和產品認證體系;包含有我國在內的部門發展中國家則不准採用或嚴禁擴大採用糧食原料,以確保可連續發展。
我國生物燃料生產潛力大
由于我國人口維持增長、飲食程度的連續提高,而良好耕地減少、水資本相對短缺,利用傳統糧糖油原料發展生物燃料的潛力在我國極度有限。利用非糧原料將是我國發展生物燃料的基本方位。
我國早在上世紀90年月即開展以甜高粱、小桐子為原料的生物燃料生產專業研究,十一五以來,大量企業,包含有大型企業,積極投身非糧生物燃料產業研發。現在,我國利用薯類、甜高粱、小桐子等非糧作物植物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專業已進入示范階段。木薯和甘薯乙醇專業也可實現商務化應用,廣西于2024年建成年產20萬噸木薯乙醇項目。甜高粱乙醇專業開闢贏得實質性進展,已開闢出高品格雜交種籽,自主開闢的發酵工藝和專業到達實用程度,并在黑龍江省建成年產5000噸乙醇的示范裝置。木質纖維素乙醇在原料預處理、纖維素轉化以及酶制劑生產成本等方面均贏得實質性進展,在黑龍江、河南等地建成了年產數百噸和數千噸乙醇的示范生產裝置。生物柴油產業化示范工作的機會也已根本成熟,但受廢油資本蒐集利用量、油料植物培植基地建設進度的限制,現在只有少數生物柴油企業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也沒有正式進入車用成品油的重要流暢採用體系。其他第二代生物燃料(如合成燃料專業)現在仍處于實驗室研究和小規模中試階段。
現在我國還沒有全面深入開展生物質能資本潛力評價。初步估計,利用廢糖蜜、食物加工業和飲食業廢油、棉籽油等廢棄糖油類資本,估算可知足年產80萬噸燃料乙醇和200萬噸以上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可能源化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剩余物年產量現在約25億噸,且可望繼續增加,在中長期可知足年產3000~5000萬噸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原料需求。另有,還可通過推廣良種良法、品種替換、開闢劣質邊際土地等道路發展能源植物,例如甜高粱、木薯、麻瘋樹等。相關土地評估顯示,我國現有約3200萬~7600萬公頃邊際性土地,但合適能源植物生長的土地資本有待查清。
總體估計,我國以非食用糧糖類農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潛力近中期約為1500萬噸,以廢油為原料的生線上捕魚遊戲物柴油生產潛力近中期約200萬噸,以油料林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產潛力在中長期約為數百萬噸,以纖維素和藻類生物質為原料的進步生物燃料生產潛力在長期可達每年數萬萬噸。
通過發展傳統生物燃料,估算在近中期具有知足近10%途徑交通燃料的潛力;假如實現第二代生物燃料專業的商務化,則我國生物燃料在長遠期具有知足20%~30%左右途徑交通燃料需求的潛力。
4大疑問待解
未來,我國生物燃料產業發展將面對以下4大挑戰:
(1)原料資本根基仍然單薄。實際剩余可用邊際土地資本潛力不清,缺乏科學評價和安排;原料植物的選育栽培和規模培植經營專業、產業和捕魚機玩法心得控制體系有待完善;原料資本來歷多樣、品格不一。
(2)專業產業發展程度不高。專業工藝程度較為落后;資本利用和環境保衛程度不高;缺乏符合內地原料特點的整套專業工藝和裝備;第二代生物燃料專業離工業化生產還有較大差距;產業模式仍不成熟,有待于創建與三農和當代林業和平發展的產業模式;可連續生產專業規范和模式尚未創建,仍有待于開展良種選育及混交林營建專業等研究,規定保障高能效、高減排的專業尺度和規范。
(3)缺乏競爭力和抗風險才幹。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還有所攀高;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資本綜合利用效益偏低;經濟競爭力較弱,存在較大市場風險。
(4)扶持政策和市場環境不完善。非糧生物燃料的市場準入和產品流暢體系不通暢暢,無法進入車用成品油經銷體系和終端消費市場;行業監管單薄,存在社會、經濟和天然生態風險;扶持代價和財稅政策不完善;產品推廣採用市場環境不健全,各項根基設備不完善,封鎖區域強制採用制度陰礙跨地域車輛採用功能;指定企業在特定封鎖區域銷售陰礙公正競爭。
生物燃料產業鏈重心向培植和原料生產傾斜
我國生物燃料的規模化生產利用有賴于加速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我國生物燃料產業在今后應完工如下幾個戰略任務。
(1)轉變擴大原料結構,夯實資本根基。要從重要利用食用糧糖油農產品等原料轉向各種非糧原料,在避免恐嚇糧食安全條件下有效擴大原料結構,夯實資本根基。
(2)完善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經濟效益。依據原料特點,通過開闢整合相關專業工藝、拓展延伸產業鏈,提高資本梯級利用和綜合利用程度,開闢高增加值副產品和新產品,實現從單一原料和產品模式轉向可利用多種原料、生產多種產品的綜合提煉專業的轉變,從而完善優化產品結構,顯著提高經濟效益。
(3)調換產業組織結構,提高產業效率。依據非糧生物燃料產業的農林業屬性、多樣性和地區性等特點,把產業鏈重心向能源植物培植和原料生產傾斜,創建散開加工轉換+會合提煉調配的經營模式,充分調撥發揮當地農夫和政府的積極性。應勉勵中下游的大中型企業與場所農夫、中小企業和相關組織創建不亂互利的協作關系和新型農工一體化產業行運模式。
(4)轉變產業發展理念,確保可連續發展。要創造產業發展理念,實現宏觀層次上的農業系統、工業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的整合,全面促進可連續發展。從粗放式、毀壞性的土地開闢和原料植物培植模式轉向集約式、保衛性的土地開闢和原料植物培植模式,減少生態風險和土壤中碳泄漏風險;全面察訪、評估和削減生物燃料的原料生產、加工轉換和生產應用的能耗水耗、慣例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5)健全產業政策體系,促進產業康健發展。依據專業進展和產業化歷程、原料和產品結構、產業組織結構特點、可連續發展理念和要求,創建健全包含資本開闢保障、加工轉換、產品流暢和採用等完整環節的產業捕魚遊戲新手攻略監管和激捕魚遊戲手機版技巧勵政策,創建敏捷高效的市場機制,確保生物燃料試點工作和規模化發展得以康健有序推進。
十五時期,我國出臺了陳化糧燃料乙醇生產和車用乙醇汽油試點的政策,陳化糧乙醇和變性燃料乙醇享受隨同汽油的聯動代價政策和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生產企業的賠本實行定額補貼。經濟激勵方面,中心財政將對符合相關要和解尺度的林業原料基地津貼尺度為200元畝,對農業原料基地津貼尺度原則上為180元畝。
來歷:中國經濟導報